本次开讲的是“天财商龙餐饮全场景数字化重构10大核心场景”系列课程中,成本运营部分第一讲。
课程围绕餐饮门店进销存基础资料展开,内容涉及4个方面:
门店进销存管理-首先要做好“进销存基础资料”
名称单位不规范、机构设置不清晰、原材料分类不明确,甚至做过基础资料,3个月之后又面目全非……
餐饮企业在进销存基础资料管理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。
所以,基础资料的整理是基础,也是餐饮企业经常会遇到问题的环节。
而进销存基础资料的完整、准确、合理、规范直接关系到数字化系统应用、运营管理是否到位的重要保证。
餐饮行业特别是中餐业态,在原材料种类、规格的使用上有很多变化,一定要注意基础资料整理分类时是否符合业务需要。
此外,梳理基础资料是长期工作,即便整理过,也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优化。
基础资料-必备内容和应用场景
梳理基础资料的目的,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进行采购、销售、库存等业务管理,因此,基础资料的内容主要包括:
具体到应用场景来说,基础资料是覆盖到进销存每一个场景的。尤其是盘点时,如何能保证盘点的简洁、干净、高效,是需要靠基础资料的规范性来保障的。
常见误区-有资料≠数据正确
1、档口设置按照原料或供应商类别设置
很多企业在做进销存业务的初期,还没有摆脱记账的逻辑。
这种误区的根本原因,在于建立“库”的概念时,没有对其含义进行明确。认为是跟谁结算,按照现金的流向进行记录。
2、档口分的越细致越好
这也是很多企业进行精细化运营初期,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。
正确的做法是,要考虑专人的具体工作量、明确管理权属,否则就会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工作量,给数据统计带来隐患。
3、常见仓库设置不规范的情况
首先,仓库在设置分类时,要明确用途、不要做太多级的分类,并且避免大类小类的命名重复。
分类最重要的用途是为了给成本做区分。比如一次性用品,有成本和费用的划分,因此要关注仓库设置问题。
4、常见名称设置不规范的情况
这里需要强调,命名没有对错,但是需要餐饮企业去确定某一个命名为固定用法,避免混乱,从而影响报货准确性、报货效率、成本核算的准确定等。
5、常见单位设置不规范的情况
这里需要强调的是,单位要按最小单位设置。因为成本卡要求为最小的投量单位,因此最小单位过大,不便于成本卡制作,也影响盘点、核算和报表的数据准确。
规范的基础资料-整理方法
从流程上说,一份规范的基础资料,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:
很多餐饮企业在搜集基础信息的时候,会忽略向供货商寻求帮助,而供货商那里往往会有体系化的原料信息。
此外,在基础信息整理好之后,一定要向财务、库管、采购、厨师长、档口主管、供应商等物料应用部门进行确认,在确保信息无误的情况下再录入系统。
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:
如果您想获取本次郝老师课程的完整讲义,可以在天财商龙官方微信号回复“基础资料”
其他相关课程: